八月玻璃市場階段性反彈抑或反轉?
進入八月份以來,玻璃市場終于打破了沉寂開始有所表現。連續(xù)的區(qū)域性會議從討論提價到沙河地區(qū)率先提價,前后已經有10輪。那么,現在這種上漲的態(tài)勢是預示著市場真正的反轉,還是只是階段性的反彈?
供應
今年以來已經點火20條生產線,新增產能9340萬重量箱。截至目前共有浮法玻璃生產線305條,產能10.36億重量箱;同比增加31條生產線,新增產能1.42億重量箱,同比增長15.88%。產能增加對后市價格的影響顯而易見。雖然國家三令五申嚴控產能,但地方政府和企業(yè)的投資沖動讓未來市場走勢蒙上了一層陰影。
今年以來華北地區(qū)累計投產9條生產線,基本接近全國新增產能的50%,造成經銷商心理比較脆弱,不愿意多進貨。沙河降價對全國其他地區(qū)的影響還需要進一步評估,但短期內市場價格上行壓力明顯增加。
需求
7月全國房價同比漲幅再創(chuàng)新高。以京、滬、廣、深為代表的一線城市同比漲幅強勁,房價上漲的絕對數據依然驚人。數據顯示,7月與上月相比,70個大中城市中價格下降的城市4個,持平的城市4個,上漲的城市62個。環(huán)比價格上漲的城市中,最高漲幅為2.2%。以溫州為代表的房價環(huán)比下跌城市開始“松綁”樓市調控政策,隨著傳統(tǒng)銷售旺季“金九銀十”的日益臨近,“穩(wěn)房價”的壓力不斷增大。一方面是行政調控手段效果日漸式微;另一方面,部分地方政府開始暗自微調放松政策,引發(fā)市場預期轉變。
華爾潤集團在全國各生產基地的玻璃價格均有所上漲,華中會議后部分企業(yè)價格也作了上調,企業(yè)對沙河玻璃降價頗為謹慎,認為是一個供需矛盾增加的警惕信號,對后市不看好。其他地區(qū)則認為是價格上漲過快的正?;卣{,待產銷率增加后,自然會上漲。
沙河地區(qū)此時的價格調整主要是由于產能巨大,要求生產企業(yè)必須保持較高產銷率。由于生產企業(yè)眾多,競爭激烈,前期價格快速上漲造成部分企業(yè)產銷失衡,急于促銷出貨,由暗中降價促銷轉變?yōu)楣_降價10元/噸。企業(yè)的降價行為造成市場信心的低迷,經銷商提貨速度明顯下降,處于觀望狀態(tài)。
基差
近期觀察發(fā)現,玻璃期現價差接近200后玻璃期貨會面臨回調。5月底基差上到200以上,玻璃期價開始回調的步伐;6月初,1401與現貨價差在200以上,期價又出現了回調;8月19日期現價差在180,已經快接近200,期價是否會回調有待觀察。
之前我們認為1450是重要的阻力位,8月19號盤中已經觸及1450,之前5月到6月初玻璃亦是在1450遇阻。
資金套利
資金面玻璃期貨1月和9月的套利價差已經拉到100塊,筆者認為這個位置再繼續(xù)拉大是小概率事件,因為1309即將要交割是否還會出現1305砸盤的情況還有待商榷,經過上一次1305交割被砸盤主要原因——沙河地區(qū)的貼水比較小為170,之后交易所對沙河地區(qū)廠庫玻璃升貼水進行了調整從-170到-200。面對200塊的貼水,我們暫時認為也并不希望出現砸盤。介于1401遇見了阻力,金融市場面出現光大烏龍事件等消極影響,短期可能很難繼續(xù)大幅上行,所以1~9價差會收斂。
總結
我們認為玻璃產業(yè)在供應方面面臨著明顯的供大于求,企業(yè)投產熱情太高,產能增加過多,這對玻璃期價上行帶來了非常明顯的壓力。
需求方面確實存在好轉,但是筆者認為中央政府縱容地方政府放開地產限購的政策有些不太現實。
綜合所有這些因素,并不能說明目前這種市場價格上漲的形勢有著強勁的持續(xù)性。一方面,當前乃至今后一段時期,市場需求確實會有所增長,但其增長的速度與幅度絕對沒有市場信心過度膨脹而形成的預期那樣快和大。因此,筆者認為當前的上漲可能是階段性的,很難出現真正的大幅拉升的局面。